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哈尔滨举办,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无限可能”,注册人数突破1.2万,汇聚了15位院士及众多产业界代表,规模创历史新高。会议共设有19场特邀报告、3场大会论坛及154场专题论坛,涵盖AI基础模型、机器学习、视觉与多模态等九大前沿方向。

图1 CNCC大会开幕式现场
常德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卓志宏率文超群、付玺两位博士参会,聚焦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国内顶尖学者深入交流,为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探寻新路径。
盛会聚焦: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引进并重

图2 卓志宏院长在计算机展览会上参观哈工大展厅
会议期间,卓院长重点关注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引进工作。在超万平方米的计算机展览会上,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与高校集中展示了创新成果。通过参观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卓院长深入了解国产计算机软硬件、云算力平台等最新进展,为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拓宽思路。同时,他与多所高校青年学者交流,介绍学院发展规划与人才引进政策。
前沿洞察:AI技术与产学研融合

图3 付玺(左1)、卓志宏、文超群(右1)在主会场
文超群与付玺两位博士则重点关注“大模型与信息检索”“复杂决策系统的建模与设计”等专题论坛,并聆听了哈工大徐晓飞教授《AI赋能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竞争力》与刘挺教授《事理图谱和智能决策》等报告,为学院AI技术应用与教学融合积累前沿信息。
双核驱动:观一流学府之“硬实力”与“软环境”

图4 卓志宏(左1)、文超群(右1)与哈工程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董笑菊副馆长合影
团队还实地走访哈工大与哈工程,考察学科建设与校园文化。卓院长指出,两校在航天、“三海一核”等领域的特色学科为常德学院凝练自身特色提供了借鉴。文超群博士从育人细节中感受到严谨学风对学生内驱力的重要影响,为学院统筹提升“硬实力”与“软环境”带回启发。
赋能地方:AI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参会期间,学院团队获取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合作机会。文超群与付玺两位博士收集了大量论坛资料,涵盖大模型评测、AI开发模型等前沿内容。卓院长表示,学院将围绕“人工智能+”优化课程体系,融入多模态大模型、AI安全等内容,并结合常德本地产业需求打造特色课程,推动产学研融合。
目前,参会团队已开始系统整理资料,计划本月举办全院教师分享会,重点介绍大模型技术进展及其对课程更新的启示。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前沿技术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