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如期而至,这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契机。作为常德学院的师生,我们更应主动学习民族团结知识,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一、为什么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
有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能够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
1.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命运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3.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高校在维护民族团结中应怎么做?
学习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知识,增强辨别能力;
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积极参与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坚决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言行;
与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校园民族团结实践活动推荐
1.参加民族文化展览:了解各民族服饰、饮食、节庆等文化特色;
2.学习简单民族语言:如问候语、感谢语等,增进情感交流;
3.品尝民族美食:通过味觉体验民族文化多样性;
4.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感受民族艺术魅力;
5.参加民族团结主题讲座:深入理解民族政策与理论;
6.与不同民族同学结对交友:促进深度交流与理解。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追求,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校园做起,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共同绘就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壮美画卷!